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0053584672433510&wfr=spider&for=pc"
運聯傳媒發布時間:11-1310:55來源 | 運聯傳媒,作者 | 賈藝超11月11日24:00整,數字大屏定格,2019天貓雙11狂歡節當天總成交額達2684億元,共產生物流訂單量12.92億單。正如阿里新六脈神劍中「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所說的,這組破紀錄的數字早已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從天貓雙11當日物流訂單量在去年破10億之后,今年再創紀錄。這意味著,雙11十億物流訂單成為常態。因此,當天貓雙11的現場數據解說員在雙11開始前就提出,對第11年的天貓雙11來說,數字已經沒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新紀錄背后預示著社會化大協同帶來的無限可能。那么,是什麼支撐了中國快遞的十億時代?這還得從數字說起。新物流大練兵2019年天貓雙11當日,物流訂單量不斷刷新歷史紀錄:6小時25分,超過2016年全天6.57億;10時18分,超過2017年全天8.12億;16小時33分,再次突破10億;18小時30分,突破去年全天10.42億;24小時,全天總訂單量鎖定于12.92億單。從2009年第一年天貓雙11的26萬單,到2019年的12.92億單,11年時間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增長近5000倍。訂單越來越多,快遞越來越快:2018年雙十一期間產生的訂單,菜鳥聯合行業一起,用一周時間將其消化完。今年天貓雙11當天,開場僅8小時,物流訂單已發貨過億;上午8時1分,進口商品清關量超過了1000萬單;中午12點,全國324個城市收到當天下單的快遞。可以說,每個電商購物節,對物流企業來講都是一次大練兵。購物節期間的訂單量屢屢刷新紀錄,而「爆倉」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卻越來越低了。峰值的不斷突破,驅動著物流企業不斷調整自己的業務結構與產能。第一,數智化。過去,應對旺季訂單高峰,物流企業大多選擇用堆人力的方式去解決;而當訂單量成為一個天文數字時,這種打法就顯得過于無力。因此,過去幾年里幾大快遞公司紛紛加緊對分揀中心進行數字化改造。比如從行業自動流水線超5000公里,到數字化倉落地;從智能供應鏈普惠商家,到跨境「秒級通關」;再到末端IoT數字化;菜鳥協同全球快遞合作伙伴,帶來行業效率和服務體驗的全方位提升,行業開始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第二,預售制。事實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天之內產生的12.92億訂單,其物流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前置。可以看到,中通、百世等快遞企業試水云倉業務,就是在數智化的基礎上,通過歷年大數據預測、分析,再輔之以預售機制,將部分商品進行「前置」。今年雙11前菜鳥上線的「預售極速達」服務,即將預售商品前置到丹鳥站點,使得快遞能夠實現當日達、次日達,緩解大促期間分撥、運輸、配送等壓力。預售形式既能有效平衡訂單波峰波谷,又能維持穩定的消費者體驗。正如上面所說,應對這種訂單爆發狀態的,是消費者、電商平臺、物流公司等參與角色的社會化大協同。而對于物流企業來說,這僅僅解決了量的問題。事實上,在類似雙11的種種電商節日中,商業也產生了新的東西。接下來,物流到哪里去?這還得從另一串數字說起。德邦快遞雙11現場物流新戰場新物流「新」在哪里?我們還得從商業的變化看起。在阿里人看來,雙11更像是商業世界的奧林匹克,阿里為其經濟體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多層次的供給,滿足消費者各式各樣的需求。這個過程中,參與者不是競爭商業上的機會,而是追求創新的可能。因此,當雙11戰績最終定格時,天貓及淘寶總裁蔣凡坦言最讓他感到激動的不是他身后數字大屏上的GMV,而是他看到的幾個數字。第一個是5億消費者。蔣凡透露,僅僅在11月9日這一天,淘寶App的日活用戶就已超越去年雙11當天的峰值;11日當天,通過淘寶App、天貓App等參加雙11活動的用戶超過5億,比去年雙11當天增長1億。這其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就是,過去兩年里,淘寶天貓的月活躍用戶增長2.26億,其中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過去,隨著電商的高速增長,物流企業完成了規模化的階段性任務;而配合電商渠道的下沉,物流也需要沉到下沉市場去。第二個是200元客單價。即使淘寶、天貓過去兩年的新增用戶中有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但將交易額與物流訂單破紀錄的時間節點對比來看,消費者的訂單金額是逐漸上升的。對于物流企業來說,網絡下沉的過程中,服務不能「下沉」;同樣的時效、服務體驗,也要覆蓋到「小鎮青年」。第三個是299個億元俱樂部成員。相比于去年,今年雙11當天的「億元俱樂部」增加了62個新成員。這些品牌有幾個特點,要么是爆款量大,要么是屬于家居、家電等大件商品,客單價高。根據各企業公布的雙11當天業務數據顯示,安能當日貨量接近4萬噸,其中MiNi電商系列超過35萬票;同時,中通快運當日貨量也超過了2萬噸。可見,隨著消費者的網絡消費習慣逐漸向家居、家電等大件商品滲透,電商大件這一細分市場仍在進一步膨脹。而隨著電商大件票量的激增,其末端派送也將成為快運企業需要下重注去提升的地方。百世快運雙11現場第四個是1.7億筆C2M數字化工廠直供訂單。今年雙11,淘系生態里2000個數字化產業帶,5000個經過數字化改造的新工廠,聚劃算推出的1000個品牌定制款,為消費者帶來性價比最高的新供給。數據顯示,天貓雙11全天共產生1.7億筆C2M數字化工廠直供訂單。這意味著,雙11從一個「反周期的營銷」去庫存活動,變為一個C2M柔性生產的概念。過去的雙11商家賣什麼,消費者就買什麼,是B2C去庫存的概念;如今的雙11,消費者要什麼,企業就造什麼,是柔性供應鏈的概念。可以看到,一些品牌商甚至紛紛在雙11發布新品。這一過程中,物流不再是簡單的擔任電商配送的角色,更重要的是,物流打通了一條由消費者體驗驅動的柔性供應鏈,滿足消費者小批量、多頻次、個性化、反向定制的需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十億包裹」變為常態的過程中,細分的業態也正發生變化。整個商業環境的改變,給物流帶來的更多的是創新、升級的機會。除了12.92億包裹之外,物流行業還要看見下沉、體驗、大件、供應鏈等關鍵詞。本文為運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相關搜索雙十一銷售額安能物流單號查詢淘寶預售淘寶預售是什麼意思淘寶下載
關鍵字標籤:油壓升降平台車推薦-一智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