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s.pedaily.cn/201707/20170729417824.shtml"
進一步來看,2016年公司將愛芙萊售價由每支471.04元降為368.04元,使其銷售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29.5%提高到70%,但卻收獲了超200%的利潤增長率。結合報告期內的成本、售價,2016年玻尿酸主要原材料成本173.38元,售價最高時可達2530.37元,產品溢價1359倍。 當然,2500元也不是終結,這支玻尿酸出廠后,還要經過經銷商、醫美診所等好幾個環節,才能最終注射到女人的臉上。層層加價之后,最高一支甚至能賣到上萬元。 入局者眾 愛美客或許只是個例,但可“管中窺豹”輻射行業。 中國的整形美容服務市場已經初步完成啟蒙階段,在過去五年表現出高速崛起的狀態,醫美案例數與醫美注冊醫師隊伍的擴張速度均處在世界前列,市場復合增速達到24.8%。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到2015年,中國大約有5000家活躍的醫療美容機構,醫美市場規模500-1000億,近幾年行業增速達到20%-30%,高于傳統醫療行業。而從2016年至今,醫美行業的投資、并購仍在加速。 2001-2016年間,中國醫美行業共發生起302并購事件,并購總金額680.6億人民幣,平均每筆并購金額耗資2.25億人民幣。2001-2010年的并購案例總體數量少,卻有幾起大型并購案,行業仍屬于發展期,而在2011-2016年,并購熱潮開始發展,并購案例增多,且并購金額不斷攀升。 《投資界》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在國內的上市公司中,華熙生物、雙鷺藥業、冠昊生物等都有布局玻尿酸相關業務,此外,器械、皮膚用藥以及美容機構也都是上市公司布局的熱門方向,僅A股相關的上市公司就多達13家。 近日,房地產上市公司蘇寧環球宣布收購天大醫療90%股權,天大醫療主營業務之一就是醫療美容;2016年7月,蘇寧環球公布新一輪“去地產化”的轉型戰略時,宣布成立了一只50億元專注醫美領域的并購基金。與此同時,已接連收購了6家醫美企業的朗姿股份也宣布再次出資5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朗姿醫療,該公司也專注于醫療整形美容產業領域。 快速增長的醫美市場吸引了無數創業者前赴后繼,窘迫的盈利難現實也催生了對資本的渴求。 國際來看,投資案例以產業鏈上游企業為主。復星動力基金2.9億美元并購以色列皮膚科激光醫療設備公司Alma;德國Merz藥廠6.6億美元收購美國一個新成立的超聲美容設備企業,即使其年營業利潤只有8800萬美元。 一位長期看醫美項目的投資人告訴《投資界》記者,“產業上游拼的是技術、人才,利潤附加值都在上游,但是規模端在下游。”并認為這是未來醫美行業一大投資機會。 其次,是民營美容醫院。民營醫院作為美容服務的提供商,直接對接消費者需求。“當服務稀缺的時候,大家愿意為優質的服務買單”,曾投資醫美領域龍頭企業伊美爾,華平投資集團合伙人方敏堅信這一點。 方敏認為,投資醫美并不是對蛋糕進行重新切分,而是先把蛋糕做大,打造消費升級市場,這個模式是比較清晰的;然后,美容專科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集中,復制性也更強。“但是,這個領域的醫美企業一定要是規范化運作、有精品化的意識。”他補充。 除此之外,醫療美容O2O領域也在此前得到資本關注。目前,醫美APP“更美”與“新氧”均已融資至C輪,“悅美”、美黛拉融至B輪,美爾貝融至A輪,另有馭美客、醫美時空等獲得天使輪融資。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如下:
關鍵字標籤:隆乳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