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pinglun.iqilu.com/zatan/20160718/2909392.shtml"
作者:劉鵬 如今,快遞越來越進入大家的日常生活,每個快件都有一份單獨的包裝。用完之后基本成為垃圾。尤其是外包裝塑料袋,更增加了環境污染的壓力。7月16日,山東省快遞協會組織的綠色快遞在山東公益環保行動推進會在濟南召開。山東將在全省范圍內,逐步推進快遞專用的可降解環保包裝袋。減少快遞帶來的污染。(相關報道:快遞業推行可降解包裝袋不超24個月完全降解) 快遞包裝垃圾有多少?污染有多嚴重?這些,此前相關部門曾做過一些統計和調查,結果是讓人觸目驚心的。比如在北京,一家賣母嬰產品的網店每個月使用近2萬米的膠帶包裝。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說,初步預計2015年國內消耗了塑料編織袋29.6億個、塑膠袋82.6億個、包裝箱99億個、膠帶169.5億米、避免撞擊的緩沖物29.7億個。(3月30日參考消息) 如此多的快遞包裝,很多都是一次性使用,很難回收再利用,有的包裝物,比如塑料袋等,其甚至無法被降解。再加上人們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等意識與習慣不強等原因,一些快遞垃圾被隨手亂扔,最后造成嚴重的環境衛生等污染。 也因此,正視快遞包裝垃圾的問題,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個重大環保項目。 從表面上看,減少快遞包裝垃圾污染,一方面需要網店等郵寄者,要有環保意識,盡量不進行過度包裝,不必要的包裝等;另一方面,則需要人們養成較好的垃圾收集、分類與處理習慣。但從根本上來講,減少快遞包裝等垃圾污染,我們還需要從技術革新上進行努力,比如生產與使用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裝物,比如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裝物等等。 而且當下,在技術上,可降解包裝袋等已經不是什麼難題。因此,接下來就是降低相應生產與使用成本,然后進行必要的推廣了。這也正是山東省快遞協會推行綠色快遞在山東公益環保行動,計劃逐步推進快遞專用的可降解環保包裝袋的根本原因。而且很明顯的是,這樣的推廣,越早越好! 對此,一方面,其他地方的相關快遞協會、商業協會等,顯然有必要效仿,在快遞業、商超等行業,率先使用更環保的、可降解包裝袋。另一方面,各地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特別是衛生與環保部門,明顯不能坐視,不能靠商家與相關協會憑借自覺與主動意識,去進行快遞包裝、塑料袋等使用的革命。大力投入,從財力、技術、政策、稅收等各個方面,為綠色、環保的包裝袋等提供支持與優惠,明顯也已經迫在眉睫!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立場,僅供參考。】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qilushiping@iqilu.com;網上投稿;請關注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關鍵字標籤:OPP袋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