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孩子不愛寫作文怎么辦?問題的來由:孩子的話:“提起作文,我就頭疼。有什麼好寫的呀?”專家的話:“我們相信任何一個孩子,接受了多年的習作訓練后,應具有一定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素質的。”家長的話:“我的孩子不會寫作文,很怕寫文章,可作文在語文學習中占的比例不小,這可怎么辦?”問題的解答:要發展孩子的寫作興趣學生是否愛寫作文,與家長的指導方式有很大關系。你的孩子不愛寫作文?讓我告訴您一件事。在1999年上海市舉辦的“新概念全國作文大賽”上,許多平時被認為“不會寫”,“寫不來”的孩子嶄露頭角,一篇篇立意新穎,文筆老練,語詞優美,體驗深入,富有時代氣息的小說、散文、詩歌讓評委和專家們嘆為觀止。習作訓練是孩子們最早接受的學習內容之一,我相信任何一個孩子(除非有特殊的語言障礙)接受了多年的習作訓練后,應具有一定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素質。那么為何很多孩子還是疏于動筆或筆下無物呢?文章是心聲的表達,是社會的體驗,是語言的交流。語文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作文能力可分為基本能力和專門能力兩個方面。在作文訓練中,主要著眼于培養專門的寫作能力和良好的寫作習慣。作文是一項綜合性的,創造性的智力操作技能。蘇霍林姆斯基把閱讀、書寫、計算、觀察和表達作為學習技能的“五把刀子”,而表達是這些項目中學生智力發展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要發展孩子的寫作興趣,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做一個有心人,養成隨時留心,處處留意的觀察習慣。二、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提倡個性化想象。作文中細膩的描寫,誠摯的抒情,甚至議論說明等,都離不開想象能力。三、培養孩子多種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所謂“創造性”,主要是指與眾不同的富有價值的思想觀點和方式方法。葉圣陶先生曾鞭辟入里地指出:學作文,其實就是學做人。家長應注重在作文中培養孩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孩子是否愛寫作文,與家長對孩子的指導方式有很大關系。這里,向家長提一些建議。作文指導,首先要注重作文前指導。指導“為什麼寫”,幫助樹立“有為而做”、“文以載道”的作文觀念,避免無病呻吟、虛假俗套的各種弊病;指導“寫什麼”,主要落實到破題、切題和點題的指導上;指導“怎樣寫”,即掌握必要的表達方式和謀篇布局的方法。其次是作文后指導。如果說作文前的指導對孩子起目標定向作用的話,那么作文后的指導,就是必要的信息反饋,及時幫助進行控制調整,向作文的既定目標靠攏。作文后指導,以肯定為主,多就少改,在肯定基礎上,針對性地指導,不能隨意泛泛而談。另外,作文后指導應有啟發性,注意引導孩子思考。不要說“這樣寫不好”,而應該說“怎樣寫更好”。特級教師魏書生讓孩子自己批改作文,擬訂十條標準。1、看作文格式是否正確。2、看卷面是否整潔。3、看標點符號是否基本正確。4、看有多少個錯別字。5、找病句,并琢磨怎么修改。6、看作文的中心是否鮮明,是否集中,是否抓住主題。7、看材料是否真實。8、看文章結構層次是否清晰,開頭和結尾是否互相照應,過渡是否自然。9、看表達是否自然,有新意。10、看語言是否簡練,準確。過多地強調寫作技巧,孩子反而對寫作產生畏懼、厭惡的情緒。只有讓孩子適當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因勢利導,寓莊于諧,才能使指導產生顯著的效果。在日本,“引起共鳴,發生反響的作為指導”方案有相當的啟迪作用。它把寫什麼,怎樣寫的課題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交談,相互傳閱和批改,在思想和感情上引起共鳴,從寫法和技巧上發生反響,從而順利地完成一篇作文的整個寫作過程。此外,家長還要注意各種文體的綜合表達訓練,鼓勵孩子在不同場合能運用不同的文體進行表達。寫作雖然是一項復雜的腦力勞動,但寫作帶來的成功感和對自身語言的欣賞是綿綿不絕的動力所在。只要家長切實可行地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相信您的孩子不久就能“不寫不快”了。對于孩子教育你存在困惑?關注小學家長會微信訂閱號:xxjzh100,可學習更多教育知識。添加教育專家微信號:yykjzh。可以幫助你解決教育困惑。對于教育我們是認真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閱讀()
更多詳細資料:www.openminded.asia/index.php?view=products&g=26&sg=44 文章来源:http://learning.sohu.com/20160322/n441523253.shtml |